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将于2025年11月6日在香港举行。峰会主题为“变革格局下的金融新生态:开放、创新、可持续”。

香港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总裁黄恒德主持了“Web 3.0时代数字资产浪潮下银行业转型策略与未来机遇”圆桌会议。出席对话的嘉宾有欧洲清算银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蓝飞燕先生、花旗集团香港首席执行官兼银行业务主管辛宝年先生、

以下是谈话记录。
花旗集团香港银行业务董事兼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宝年先生表示:

主持人黄恒德:
祝所有客人早上好!我叫黄恒德。欢迎来到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今天加入我们的第二次圆桌会议。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跨Web 3.0时代数字资产浪潮中银行业的形成策略和未来机遇。”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四位来自银行和金融科技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共同探讨数字资产和Web3.0技术如何重塑金融格局。
该论坛是一个宝贵的平台,旨在促进政策制定者、创新者和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分享有关行业重大变化的独特想法。我们的对话将涵盖技术的深远影响、银行业面临的颠覆性挑战和创新机遇、成功转型的有效策略以及生态系统中协作的重要性。正如前几位嘉宾所强调的那样,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灵活性、敏捷性、信任性和开放性将成为定义银行业未来的关键。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区别辞去参加今天辩论的嘉宾。
首先是欧庆集团亚太区C,我是来自EO的Philip Laurenci。他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在亚洲的战略,以抓住该地区新的增长机会。
第二位是花旗集团香港首席执行官兼银行业务主管、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艾芙琳女士。 Averin先生在银行业拥有超过25年的丰富经验。她在政策、合规和数字创新领域享有盛誉,是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领导者。
第三个人是天行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志明。 Justin在互联网资产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Web3.0时代新兴银行的机遇和挑战有着独特的洞察。
最后有请香港金融科技协会董事 Priscilla Adams 女士。他在传统和数字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l 金融,特别关注监管策略和合规实践。
非常感谢您访问我们。我们期待您的来信。
主持人黄恒德:
Averin,首先我想问您,从您的角度来看,数字资产和Web3.0到底对当今的银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您认为传统银行当今必须克服的最大挑战和紧迫问题是什么?
辛宝年:
明白了,谢谢!对于我们这样的银行来说,首要任务是主动、快速地响应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如今,世界已经进入需要24/7支持的数字资产时代,这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在支付、支付和资产服务领域。我们专注于如何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即时的交易,以及处理更细粒度、程序化的交易需求。
当然,也会存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等问题。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说,保持竞争力并跟上市场的步伐非常重要。与贾斯汀的数字银行一样,如果我们行动不够迅速,我们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侵蚀。
到2025年,世界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有人称之为“区块链的 ChatGPT 时刻”,它适用于数字资产和稳定币。今年稳定币发行量增长了40%,我们预计到2030年,发行总量将达到1.9万亿美元的基数,乐观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同时,去中心化金融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核心问题是如何负责任、稳定地进行发行、交易等。从机会角度来看,稳定币是实现支付转型的重要渠道,而其他数字资产机制,如链上资产、代币化存款等,也充满了可能性。
以花旗的Token服务为例。允许实时交易,只需手指触摸即可完成,具有很大的互操作性和便利性。代币化存款可以提供类似的功能。我们的服务基于链上操作,通过智能合约和具体的用户案例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富兰克林邓普顿的珍妮·约翰逊在昨天的全球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最好的公司是那些能够简化复杂性、将其保密并为客户带来简单性的公司。”这种能力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
主持人黄恒德:
“谢谢你的分享,艾芙琳。那么,展望未来,您能否介绍一下花旗集团在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双方的合作愿景?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如何打造可持续的互惠互利的格局?”
辛宝年:
“没错。我想补充一点,花旗是 cis正如我作为香港金融科技协会董事会成员所经历的那样,致力于与整个数字资产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保持紧密联系。我们深刻认识到合作比竞争重要得多。我们的目标不是杀死数字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而是将他们视为团队合作伙伴,确保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同前进。
从历史上看,花旗一直是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公司的重要银行服务合作伙伴,为全球20强金融科技公司中的15家提供关键银行服务支持。我们不仅是他们值得信赖的银行合作伙伴,而且还与他们共同创建有意义的解决方案。我们始终致力于开发能够解决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如,昨天我和普里西拉与该地区的高级官员共同主持了一次高层圆桌会议,讨论数字资产合规性和监管挑战。我们正在看到一个传统金融与DeFi、数字资产世界的融合,蕴藏着巨大的合作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刚刚宣布了与Coinbase的合作项目,共同开发数字资产支付能力,服务全球客户。 Coinbase拥有数字资产支付技术,但像花旗这样的机构需要提供本地化支持和全球网络能力,让客户以他们期望的速度和效率完成交易。花旗在 94 个市场拥有 300 多个支付网络,这就是我们提供的价值。 ”
主持人黄恒德:
“艾芙琳,你刚才提到了合作。您能否更具体地介绍一下花旗在与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机构和其他绿色合作伙伴合作时如何平衡创新与合规?
辛宝年:
”当然。花旗香港的目标是成为“金融科技银行”。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战略方向上:
首先是风险投资。当我们遇到一家与我们有共同战略目标或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公司时,我们的风险投资部门会直接投资。
二是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我们提供各种项目来支持客户的成长并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是协会。我们为最终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我们与具有巨大潜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是建立网络。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超级联络人”。
在像WeekendHong Kong Tech这样的活动中,我们的展位不仅展示我们的产品,还展示我们合作伙伴的力量。例如,去年我们邀请了两家数字银行和金融科技合作伙伴参加展会,促进了互动并最终共同开发了新产品。我们对此感到自豪,它体现了网络协作的价值。
此外,香港监管监管机构也非常支持,推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并鼓励银行在沙盒中进行创新。我们还与合作伙伴在沙箱环境(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合作。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可能缺乏数据或不完全了解银行问题,但通过共同创造,他们可以开发更强大的产品。行业协会在倡导政策支持和推动行业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构建生态系统网络。完整的主题。
不仅仅是香港。我们还与深圳金融科技协会、上海金融服务局等内地机构保持密切互动。最近,我们接待了多个国际代表团,分享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同时学习中国内地(例如苏州)的最佳做法。这种双向学习使每个参与者受益。
总体而言,构建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无线互联的关键。多赢的结果。 ”
天行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胡伟先生:

感谢主持人邀请我们。首先我想回答一下组织者提到的核心问题:风险与机遇的关系。作为一家数字银行,天星银行成立仅五年,但香港已有八家数字银行同场竞争。由于数字银行本身就是激烈竞争中“危机生存”的产物,因此我们始终将“风险”、“技术”和“机会”作为综合思维维度。
本主题中提到的去中心化黄金。结合 DeFi 和资产创新(特别是探索 Web 3.0 空间),我们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两个点上。
合规是第一要务
我们优先考虑组织层面的合作。例如,在香港,我们与当地合规交易所、香港证监会发牌机构、银行等同行合作参与监管沙盒。通过参与监管沙箱,您可以在受控环境中探索创新应用程序的潜力,同时确保遵守监管要求。
二是整合技术底层战略,重点关注代币化存款创新。
我们相信代币化存款是香港金融创新的重要机遇。我们作为数字银行当前的主要使命是整合底层基础设施,积累技术能力和数据资源。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把潜在风险转化为未来发展机遇。
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与花旗集团、Euroclear等到场的行业伙伴洽谈合作。数字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拥有强大全球网络和合规专业知识的大型银行的支持。穿过合规机构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化解风险,还可以将挑战转化为增长动力。
主持人提问:尤赫提到“合规第一”和“夯实基础”是两个重要点。那么,从更广阔的生态系统角度来看,天星银行如何平衡“快速创新”、“客户信任”和“合规监控”之间的关系呢?
胡伟: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天行银行的做法可以概括为“用户第一、合规优先、科技驱动”三位一体的战略。
首先,用户至上:天行银行是典型的零售型数字银行(C端用户占比80%),整个服务设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二是预合规:在探索用户创新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从“需求考虑”、“系统设计”到“测试发布”,全程融入合规要求。例如,dDur在需求分析阶段,同时评估法规合规性,确保创新与合规齐头并进。反之亦然。
最后,技术驱动:作为天行银行的CEO,我深度参与了所有需求的设计和审核,包括应用内所有流程交互环节的设计。一线业务、产品设计甚至管理团队都必须对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您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满足法规遵从性要求。
这种“三合一”模式是一个系统项目,需要额外的团队努力,但确保我们在创新、用户体验和合规性之间找到平衡。
主持人:天星银行团队以技术背景为主(一半以上的同事是IT或研发工程师)。作为一名拥有技术专长的管理者,如何通过“竞争”快速获得客户信任?联动创新”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
胡伟:
天行银行团队以技术出身为主的特点,让他们对“数字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相信世界的本质是数字化的,客户需求和监管要求最终可以通过产品化来解决。
我们的实践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我们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内部协作模式。传统银行有“前台业务、二道防线、三道防线”的分工。但天星银行正在将这些环节“虚拟连接”起来,通过跨职能的虚拟团队解决业务问题,消除部门之间的障碍,提高响应效率。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其“金融科技2030”计划中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战略,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积累,我们正在探索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新模式(机器学习模型、反欺诈、反欺诈等),以减少对传统人工调查和验证的依赖,更有效地应对数字金融资产时代的风险挑战。三是合规治理与路径选择。我们知道创新需要投资。此外,作为一家年轻的银行,天星银行需要专注于走一条对你来说最方便的道路。例如,我们最近与开泰银行完成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数字港元”试点计划的第二阶段。这个三边合作测试案例探讨了利用数字港元和代币化存款来改善香港和泰国之间的供应链融资。虽然我们目前的规模很小,但这些“沙盒实践”让我们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了解监管要求,为未来发展积累可控经验。
综上所述,天星银行通过“用户至上、合规为先、技术驱动”的模式不断探索数字资产浪潮,在保障底线风险的同时抓住创新机遇,逐步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信任。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传输最新更多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